發熱的年華 胸口摸到硬塊…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從拒絕接受,到痛苦的治療,每個罹癌患者都經歷過一連串的身心煎熬,部分病友選擇放棄,有人則堅持到底。歷經八個多月的拍攝,癌症希望基金會完成「希望在路上」紀錄片,透過四名癌症病友經歷分享,讓抗癌路上不再孤單。

今年32歲的北辰,是台大心理系高材生,身高183公分的他喜歡打籃球,但在碩三那年,摸到胸口上的硬塊,醫院確診為第三期淋巴癌。北辰在面對鏡頭時,講了這麼一段話:「如果我們要對抗的是死亡,那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贏過,可是如果我們希望生命更有意義,我們總有機會可以做到」。

罹癌七年間,他歷經多次化療、住院,但對未來及生命仍保持希望。目前他在淡水馬偕安寧中心實習,積極取得諮商心理師的資格,希望藉由自身罹癌抗癌經驗及專業心理諮商,讓生命的希望之火傳遞給每個病友。

在今天「希望在路上」紀錄片首映會上,本身也是癌症病友的副總統蕭萬長蒞臨現場,他坦然地道出自身罹癌過程,並勉勵國內所有癌症病友,豎起大拇指,用力比「讚」。

蕭萬長指出,希望社會大眾共同關懷國內40多萬名癌症病友,鼓勵打氣,讓癌友們在抗癌路上,充滿了勇氣。只要不放棄,「希望」永遠都會在前方。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醫師王正旭表示,癌友在治療過程中,情緒焦躁不安,有的一聽到化療兩字,或是看到針筒,就會噁心想吐的反應,根本無法接受治療。

全文網址: 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頸部摸一摸 發現腫塊不能拖  【聯合報╱曹豪源/彰濱秀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23歲的小娟找到新工作,職前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頸部喉結附近有小腫塊,結果確診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小娟如青天霹靂,沒想到,年紀輕輕、前途大好竟腫瘤上身,幸好接受手術及放射治療後,預後良好,重回職場。

頸部腫塊在門診中很常見,建議了解相關知識,避免小病拖成大病。一般而言,頸部腫塊分先天性、發炎性、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等四種類型:

1.先天性:以小孩居多,也有可能在成人時發現,包括鰓裂囊腫、甲狀舌骨囊腫、真皮囊腫、血管異常(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等。

2.炎症性:發生率最高,當細菌或病毒感染淋巴結時,會有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大多可自行緩解。不過,後頸部淋巴結炎可能是結核菌感染,好發於流行區及免疫力低下者,應盡快找胸腔專科醫師診治。

數天內進展迅速的急症,常伴隨發燒、血液檢驗異常、頸部壓迫感、或吞嚥及呼吸困難等,可能是化膿性腫塊,需及時處理,如清創及抗生素治療。

3.良性腫瘤:甲狀腺腫、脂肪瘤、纖維瘤、皮脂腺囊腫、良性神經性或血管性腫瘤等。

4.惡性腫瘤:甲狀腺癌、原發頸部惡性淋巴瘤以及唾液腺癌等。

醫師可根據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初步判斷頸部腫塊性質及有無惡性度傾向,再藉儀器作鑑別診斷,確定治療方向。

頸部腫瘤多有賴民眾「自摸」,若感染造成,必須考慮抗生素或手術清創治療,如果是先天病灶或良性腫瘤,也必須考慮手術;若為惡性腫瘤,必須遵從專科醫師意見決定治療,包括手術、放射線或化學療法等。



全文網址: 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頸部摸一摸 發現腫塊不能拖  【聯合報╱曹豪源/彰濱秀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23歲的小娟找到新工作,職前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頸部喉結附近有小腫塊,結果確診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小娟如青天霹靂,沒想到,年紀輕輕、前途大好竟腫瘤上身,幸好接受手術及放射治療後,預後良好,重回職場。

頸部腫塊在門診中很常見,建議了解相關知識,避免小病拖成大病。一般而言,頸部腫塊分先天性、發炎性、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等四種類型:

1.先天性:以小孩居多,也有可能在成人時發現,包括鰓裂囊腫、甲狀舌骨囊腫、真皮囊腫、血管異常(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等。

2.炎症性:發生率最高,當細菌或病毒感染淋巴結時,會有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大多可自行緩解。不過,後頸部淋巴結炎可能是結核菌感染,好發於流行區及免疫力低下者,應盡快找胸腔專科醫師診治。

數天內進展迅速的急症,常伴隨發燒、血液檢驗異常、頸部壓迫感、或吞嚥及呼吸困難等,可能是化膿性腫塊,需及時處理,如清創及抗生素治療。

3.良性腫瘤:甲狀腺腫、脂肪瘤、纖維瘤、皮脂腺囊腫、良性神經性或血管性腫瘤等。

4.惡性腫瘤:甲狀腺癌、原發頸部惡性淋巴瘤以及唾液腺癌等。

醫師可根據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初步判斷頸部腫塊性質及有無惡性度傾向,再藉儀器作鑑別診斷,確定治療方向。

頸部腫瘤多有賴民眾「自摸」,若感染造成,必須考慮抗生素或手術清創治療,如果是先天病灶或良性腫瘤,也必須考慮手術;若為惡性腫瘤,必須遵從專科醫師意見決定治療,包括手術、放射線或化學療法等。



全文網址: 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致癌因素環環相扣 常見訊號不可輕忽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現代人飲食、作息不正常,易暴露在具傷害性的因子下造成癌症。中醫師許瑞香在一場養生講座中表示,許多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都被發現跟癌細胞的活化有關。如抽菸、飲酒、工作壓力、生活作息不正常。此外,精緻化飲食習慣,高油高鹽,重口味的食品,這些不自然的飲食都有可能會增罹患癌症的機率。

中醫師許瑞香表示,中醫經常強調飲食、食療與健康的關係。癌症的形成通常不只是因為單一種致癌因子所致,而是許多個因子同時作用所引發的結果。通常致癌的各種原因是環環相扣的。而許多擁有癌症家族病史的人,也並不一定會得到癌症,這些人可能在飲食和環境上的調控,有助於遠離癌症。

醫師指出,一些食物也被發現,與導致癌細胞有所關聯。如口腔癌與鼻咽癌,可能因長期飲用過燙的熱飲、酒精、檳榔所致。還有食道癌,可能與酒精、缺乏穀類的飲食、不當的食物保存如煙燻、煙漬、曬乾品等有關。以及酒精、高熱量及高脂肪飲食,可能造成結腸直腸癌。而高量的鹽、加工精緻的澱粉、燒烤的肉,以及動物油脂攝取過多等,可能造成胃癌等。

癌細胞具有侵襲鄰近組織及轉移到其他器官的能力。中醫師許瑞香在一場講座中表示,癌症也就是細胞過度增長分化成癌細胞,不斷生長的癌細胞形成惡性腫塊,迫害人體的正常組織。所以癌是「惡性贅瘤」的通稱。一些癌症常見的訊號,應在平時就加以注意。

中醫師許瑞香表示,發生在人體各個器官部位的惡性腫瘤會形成無作用的腫塊,並且壓迫和摧毀所在的器官的功能。如:在肺中的癌細胞會使肺的功能退化,甚至最後完全喪失;陰道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過多,應檢查是否為子宮頸癌;定期檢查是否乳房發生腫瘤、硬塊或異樣,防範乳癌。還有,皮膚潰瘍很久不癒,痣的大小和顏色起變化,可能為皮膚癌。

以及不明原因排出黑便而且還帶血,則應小心是否為腸癌。還有,耳下頸側淋巴腺逐漸腫大,且無痛熱感,應檢查是否為鼻咽癌。而久咳不癒,痰中有血絲或血塊,則要小心可能為肺癌引起。有相關症狀且長期不癒,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但應盡快去找醫生詳細檢查,平時也要定期做身體檢查,了解身體狀況。

許瑞香表示,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最基本的就是要改變飲食習慣。烹調少用油炸,均衡攝取蔬菜、水果。並努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建議烹調食物少用油炸的方式,一天當中最好是至少三份蔬菜、兩份水果,多補充低脂、高鐵、高鈣飲食,不吃刺激性飲食,少吃含防腐劑食物。平時可攝取一些養生食品,長期攝取正確食物。

醫師強調,讓身體能量攝取與消耗保持平衡,就能增強身體免疫力,這也是中醫所強調的讓體內達到免疫平衡,即中醫的「陰陽平衡」養生觀念。

全文網址: 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致癌因素環環相扣 常見訊號不可輕忽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現代人飲食、作息不正常,易暴露在具傷害性的因子下造成癌症。中醫師許瑞香在一場養生講座中表示,許多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都被發現跟癌細胞的活化有關。如抽菸、飲酒、工作壓力、生活作息不正常。此外,精緻化飲食習慣,高油高鹽,重口味的食品,這些不自然的飲食都有可能會增罹患癌症的機率。

中醫師許瑞香表示,中醫經常強調飲食、食療與健康的關係。癌症的形成通常不只是因為單一種致癌因子所致,而是許多個因子同時作用所引發的結果。通常致癌的各種原因是環環相扣的。而許多擁有癌症家族病史的人,也並不一定會得到癌症,這些人可能在飲食和環境上的調控,有助於遠離癌症。

醫師指出,一些食物也被發現,與導致癌細胞有所關聯。如口腔癌與鼻咽癌,可能因長期飲用過燙的熱飲、酒精、檳榔所致。還有食道癌,可能與酒精、缺乏穀類的飲食、不當的食物保存如煙燻、煙漬、曬乾品等有關。以及酒精、高熱量及高脂肪飲食,可能造成結腸直腸癌。而高量的鹽、加工精緻的澱粉、燒烤的肉,以及動物油脂攝取過多等,可能造成胃癌等。

癌細胞具有侵襲鄰近組織及轉移到其他器官的能力。中醫師許瑞香在一場講座中表示,癌症也就是細胞過度增長分化成癌細胞,不斷生長的癌細胞形成惡性腫塊,迫害人體的正常組織。所以癌是「惡性贅瘤」的通稱。一些癌症常見的訊號,應在平時就加以注意。

中醫師許瑞香表示,發生在人體各個器官部位的惡性腫瘤會形成無作用的腫塊,並且壓迫和摧毀所在的器官的功能。如:在肺中的癌細胞會使肺的功能退化,甚至最後完全喪失;陰道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過多,應檢查是否為子宮頸癌;定期檢查是否乳房發生腫瘤、硬塊或異樣,防範乳癌。還有,皮膚潰瘍很久不癒,痣的大小和顏色起變化,可能為皮膚癌。

以及不明原因排出黑便而且還帶血,則應小心是否為腸癌。還有,耳下頸側淋巴腺逐漸腫大,且無痛熱感,應檢查是否為鼻咽癌。而久咳不癒,痰中有血絲或血塊,則要小心可能為肺癌引起。有相關症狀且長期不癒,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但應盡快去找醫生詳細檢查,平時也要定期做身體檢查,了解身體狀況。

許瑞香表示,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最基本的就是要改變飲食習慣。烹調少用油炸,均衡攝取蔬菜、水果。並努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建議烹調食物少用油炸的方式,一天當中最好是至少三份蔬菜、兩份水果,多補充低脂、高鐵、高鈣飲食,不吃刺激性飲食,少吃含防腐劑食物。平時可攝取一些養生食品,長期攝取正確食物。

醫師強調,讓身體能量攝取與消耗保持平衡,就能增強身體免疫力,這也是中醫所強調的讓體內達到免疫平衡,即中醫的「陰陽平衡」養生觀念。

全文網址: 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腰痠背痛 竟是癌症作祟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長期腰痠背痛,不一定是現代文明病。有患者全身痠痛,最近至醫院作例行健檢時,加作了3T磁振造影(MRI),意外發現自己有脊髓動靜脈畸形情形,另名病患甚至確診為攝護腺癌末期。
 
高雄榮總放射醫學部主任吳銘庭表示,一名50歲工程師因工作忙碌,經常肩頸痠痛,卻以為是現代文明病而習以為常,但透過3T MRI檢查發現,他除了頸椎椎間盤退化,脊椎血管也出現動靜脈畸形,導致脊椎血液循環不良,甚至已造成局部水腫壓迫,萬一晚三個月才發現,可能導致脊椎、下半身癱瘓。

另名65歲男性,經常抽菸喝酒、又有高血壓及痛風等毛病,即使全身痠痛,也當作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的後果,日前同樣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接受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竟是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

吳銘庭說,3T磁振造影是高雄榮總最新引進的檢驗技術,與正子和電腦斷層最大差別,在於前者無輻射線,又能減少顯影劑施打傷害,對於腦神經組織、全身血管病變及潛在惡性腫瘤的檢測敏感度很高。除了上述血管及癌細胞病變患者,今年2月這台機器啟用後,已有一百多名病患接受健檢,有4%被驗出有癌細胞。

全文網址: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天鈞 【元氣周報/張天鈞】

有一位媽媽,替女兒看相親的對象:一位內科醫生。於是就去掛了他的號,可是看診時,醫師問她有什麼症狀,只好胡扯了一些,結果影像學檢查早期發現胰臟癌,而得以手術切除。這是運氣很好的一個例子。

此外,一些不是癌症的慢性病又要如何發現呢?現在很多健康檢查中心,會以價目來分類,例如比較昂貴的會做到正子攝影和冠狀動脈攝影,也就是64切,或更快速的256切。但是不是每一位病人都需要這麼做呢?由於檢查技術的進步,許多癌症可以早期發現,而得以治癒,可是檢查方法很多,各有各的特長,如何選擇,才最經濟實惠呢?

其實,客製化的項目選擇才是比較理想的方式,也就是對家族史、受檢者的個人生活習慣,先做詳細的瞭解,以及徹底的身體檢查,才做選擇,是最經濟實惠的。

否則就像亂槍打鳥,是會得到一些結果,但並無法命中目標。而且許多檢查具有放射線,對人體也有妨礙,如果檢查呈現陽性,還算有獲得檢查的目的,否則可是白白受到輻射線照射。因此美國就常在呼籲,許多檢查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作的。

例如我最近就前後遇到兩位病人,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他們兩位都是在一年多前,在不同的地方做健康檢查,結果都是發現腫瘤指標CEA高,也就是癌胚胎抗原上升,這時會先考慮到大腸癌,然後是肺癌等。

可是住院時甲狀腺觸診卻都沒有好好做,甚至連便宜、不到一千元的甲狀腺超音波檢查也沒做,結果拖了一年,在接受了大腸鏡檢查、高解析度胸部電腦斷層攝影後,大腸和肺部都是正常。而在做高解析度胸部電腦斷層攝影時,意外發現有甲狀腺結節,進一步檢查才得知是甲狀腺髓質癌,這樣已經拖了一年的時間。

其實如果將測血清抑鈣素也列入腫瘤指標,當然也是診斷甲狀腺髓質癌的另一種辦法,不過很少人這麼做。說來說去,還是詳細做好身體檢查,才是重要的第一步,而非事事都要靠儀器。

現代的社會,癌症的分布和以前有很明顯的不同,而且許多癌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例如來勢洶洶的肺腺癌、女性常見的乳癌。而且肺腺癌生長速度又快,並非這一次檢查正常,就可以保證幾年內都會沒事。就癌症的篩檢而言,還真是防不勝防。不過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對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倒很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最近大力推廣的癌症篩檢,也是一樣。

全文網址: 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天鈞 【元氣周報/張天鈞】

有一位媽媽,替女兒看相親的對象:一位內科醫生。於是就去掛了他的號,可是看診時,醫師問她有什麼症狀,只好胡扯了一些,結果影像學檢查早期發現胰臟癌,而得以手術切除。這是運氣很好的一個例子。

此外,一些不是癌症的慢性病又要如何發現呢?現在很多健康檢查中心,會以價目來分類,例如比較昂貴的會做到正子攝影和冠狀動脈攝影,也就是64切,或更快速的256切。但是不是每一位病人都需要這麼做呢?由於檢查技術的進步,許多癌症可以早期發現,而得以治癒,可是檢查方法很多,各有各的特長,如何選擇,才最經濟實惠呢?

其實,客製化的項目選擇才是比較理想的方式,也就是對家族史、受檢者的個人生活習慣,先做詳細的瞭解,以及徹底的身體檢查,才做選擇,是最經濟實惠的。

否則就像亂槍打鳥,是會得到一些結果,但並無法命中目標。而且許多檢查具有放射線,對人體也有妨礙,如果檢查呈現陽性,還算有獲得檢查的目的,否則可是白白受到輻射線照射。因此美國就常在呼籲,許多檢查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作的。

例如我最近就前後遇到兩位病人,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他們兩位都是在一年多前,在不同的地方做健康檢查,結果都是發現腫瘤指標CEA高,也就是癌胚胎抗原上升,這時會先考慮到大腸癌,然後是肺癌等。

可是住院時甲狀腺觸診卻都沒有好好做,甚至連便宜、不到一千元的甲狀腺超音波檢查也沒做,結果拖了一年,在接受了大腸鏡檢查、高解析度胸部電腦斷層攝影後,大腸和肺部都是正常。而在做高解析度胸部電腦斷層攝影時,意外發現有甲狀腺結節,進一步檢查才得知是甲狀腺髓質癌,這樣已經拖了一年的時間。

其實如果將測血清抑鈣素也列入腫瘤指標,當然也是診斷甲狀腺髓質癌的另一種辦法,不過很少人這麼做。說來說去,還是詳細做好身體檢查,才是重要的第一步,而非事事都要靠儀器。

現代的社會,癌症的分布和以前有很明顯的不同,而且許多癌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例如來勢洶洶的肺腺癌、女性常見的乳癌。而且肺腺癌生長速度又快,並非這一次檢查正常,就可以保證幾年內都會沒事。就癌症的篩檢而言,還真是防不勝防。不過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對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倒很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最近大力推廣的癌症篩檢,也是一樣。

全文網址: 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提升患者品質 仍能帶癌生存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中醫認為剷除癌細胞屬於去邪的治療手段,但有些患者手術,化療後癌細胞仍然存在。廣州大學第一附醫中醫腫瘤科醫師周岱翰在台北研討會中指出,中醫可協助提升患者生存期與生活品質,有些患者癌細胞無法剷除,仍能帶癌生存。

中醫師周岱翰建議,藉適度補充這類食材或藥材增加自然殺手細胞及T細胞,活化吞噬細胞產生干擾素,促進抗體產生,抑制癌細胞生長。然而黃耆等補氣藥不建議任意服食過多,尤其高血壓患者。對於癌症患者,醫師大都建議少吃醃漬、燒烤食品,溫和不刺激食品比較適合,例如新鮮的蓮子、紅豆,薏仁等可適度補充。

醫師建議,不要隨意使用傳聞中有效的藥方,仍應以醫師診斷、處方為主。許多癌症病患在不放棄治療,保持樂觀,循醫師、營養師飲食、生活的建議,而多年後,依然正常生活。

醫師建議癌症患者少吃燒烤,醃漬類的食品;同時增加攝取高纖蔬果及富含抗氧化物質及維生素的食物。

除了高鹽、多油等明顯有害健康的飲食型態,醫師認為,癌症病患不需要刻意挑食、偏食或少吃。醫師提醒,癌症病患的體質與情況各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樂觀,在接受治療之餘,保持規律作息與健康的飲食。

全文網址: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癌飲食 高熱量、高蛋白 吃得下就好  
2011/09/26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報導】

癌友飲食有什麼重點與禁忌呢?
營養師建議,癌友抗癌需要體力補充,遵循高熱量、高蛋白質、好消化,再依照不同體質進行纖維、礦物質的補充,簡單健康就是重點。

餓死癌細胞 不可能的任務

癌友飲食有什麼重點與禁忌呢?營養師建議,癌友抗癌需要體力補充,遵循高熱量、高蛋白質、好消化,再依照不同體質進行纖維、礦物質的補充,簡單健康就是重點。
圖/UDN資料照片

曾有癌友進行節食,連續幾周不吃東西、只喝水,認為這樣子可餓死癌細胞,但是癌細胞沒減少,體力卻愈來愈差。屏東寶建醫院營養師林佳璇說,不吃東西做為「餓死癌細胞」的方法,是很不正確的飲食迷思。

增加體能四要

事實上,癌友抗病是長期抗戰,需要體力對抗癌細胞,飲食更要以高熱量、高蛋白質,增進自己體力。

1.高熱量

林佳璇說,癌友最重要的飲食觀念就是要「吃得下」,因為營養對癌友來說相當重要,治療期間,可選擇高熱量食物如:冰淇淋、布丁、巧克力,或者是市售營養配方,也是一種攝取熱量與營養的方式。

2.高蛋白

除了熱量的攝取之外,癌友飲食也要注意提高蛋白質的比率。林佳璇說,若因治療而出現口腔黏膜破損,可選擇容易吞嚥的食物,如:雞蛋、豆腐、魚肉、牛奶、奶酪、蒸蛋。

3.易吞嚥

林佳璇提醒,從事放射性治療的癌友可能會有味覺變化、口腔黏膜破損、口腔乾燥等問題,這時應避免太冷、太熱、過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食用稀飯,食物用果汁機打碎、蔬菜盡量煮爛、或勾芡幫助吞嚥。苦瓜等味道較重的食物,癌友也可能無法適應,以少量多餐為主,也需要注意水分的補充。

4.視病況補充

有些癌友可能會出現腹瀉或便秘的狀況,有腹瀉情形的癌友,因身體電解質流失,可以飲用蔬菜湯、果汁,避免攝取高纖維的食物,也避免太油,這時不建議喝牛奶、乳製品,可減輕腹瀉狀況。反之,若有便秘情形,則多攝取纖維質,或進行輕微運動或者腹部按摩。

全文網址:udn健康醫藥
Power By udn.com 

(Follow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