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防癌資訊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摘要

飲食以植物食物為主。每天的食物中蔬菜、水果、豆類應占2/3以上。控制體重。避免過重或過輕,成年後體重幅不應超過5千克。以下為專家為我們提供的7個營養飲食建議。

建議(1

堅持體育鍛煉。如果工作時很少活動,每天應有1小時左右的快走或類似運動。每星期要進行1小時的劇烈運動,散步、騎車、打球、游泳、爬樓梯、划船、搞房間衛生等都可以,但要運動到出汗為程度。

建議(2

多吃蔬菜和水果。每人每天應吃400-800克蔬菜、水果,新鮮綠葉蔬菜、胡蘿蔔、土豆和柑橘類水果防癌作用最強。每天吃5種以上的水果、蔬菜,而且要常年堅持。

建議(3

多吃各種穀類、豆類、植物莖類食物。每人每天吃600-800克。

建議(4

不飲酒或限制飲酒。成年男性一天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1杯的量相當於250毫升啤酒、100毫升果酒或25毫升白酒)。

建議(5

限制高脂肪飲食。每人每天植物油用量應為25克,每月不超過750克。

建議(6

少吃鹽及醃制食品。成人每天鹽的消耗量應少於6克(約1湯匙)。

    

食物貯藏要防黴。食物在常溫儲藏下易生黃麴黴素,其毒素有導致肝癌的作用。不要吃在常溫下存放時間過長,可能受真毒素污染的食物。  

食物要保證新鮮。很多食物容易腐爛,因此要學會用冷藏或其他適宜方法加以保存。

注意食品安全。只有當食品中的添加劑、污染物及其他殘留物含量低於國家所規定的限量時,才是安全的。可採取沖冼、削皮、浸泡、加熱的方法減少危害。  

烹調方法要科學。不吃燒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和肉或醃肉,熏肉只能偶爾食用,而且也應與新鮮蔬菜、雜糧類食品混合食用。

建議(7

正確使用營養補充劑。對於遵循上述建議的人來說,一般不必再用營養補充劑。如果身體有特殊情況,補充營養劑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並非多益善,過量食用反而會帶來毒副作用。

上述建議如能做到,能將患癌的危險性減少30%-40%。如果加上不吸煙,患癌的危險性可減少60%-70%。防癌之道就在每個人的手中,請選擇這種健康的飲食方式。

錢遠皓領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下,人們都很講究吃,但殊不知有的食物搭配不当,可能導致疾病,甚至癌症。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究竟哪些常見的日常食物搭配有所隱患呢。 

 

   【火腿與乳酸飲料易致癌】常常吃三明治搭配優酪乳当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飲料(含有機酸) 一起食用,容易致癌。因為,為了保存香腸、火腿、培根、臘肉等加工肉制品,食品制造商會添加硝酸鹽來防止食物腐敗及肉毒杆菌生長。当硝酸鹽碰上有機酸(乳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時,會轉變為一种致癌物質———亞硝胺。因此,不要常常食用這類加工肉品,以免增加致癌風險。

 

 

【牛奶與巧克力易发生腹瀉】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質和鈣,巧克力則含草酸,若二者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鈣會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成一种不溶于水的草酸鈣,食用后不但不吸收,還會发生腹瀉、頭发干枯等症狀,影響生長发育。

 

 

【海鮮與啤酒易誘发痛風】海鮮是一种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种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則富含分解這兩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劑———維生素B1。如果吃海鮮時飲啤酒,會促使有害物質在體內的結合,增加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從而形成難排的尿路結石。如果自身代謝有問題,吃海鮮的時候喝啤酒容易導致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誘发痛風,以至于出現痛風性腎病、痛風性关節炎等。

 

 

【水果與海鮮不容易消化】吃海鮮的同時,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因為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遇到水產品中的蛋白質,會沉澱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人們吃海鮮后,應間隔4小時以上再吃這類水果。

 

【蘿卜與橘子易誘发甲狀腺腫大】蘿卜會產生一种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如果同時食用大量的橘子、蘋果、葡萄等水果,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經細菌分解后就會轉化為抑制甲狀腺作用的硫氰酸,進而誘发甲狀腺腫大。

(來源:新華網)

 

錢遠皓領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坐可能致癌

加拿大的流行病學家Christine Friedenreich在11月3號的美國癌症研究所研究會議(AICR)上說,根據她的研究,在美國,每年有4.9萬起乳腺癌和4.3萬起腸癌病例與不運動有關聯,而乳腺癌和結腸癌似乎是與運動關係最密切的兩種癌症

研究認為,若人們運動更加頻繁,約3.72萬起肺癌、3.06萬起前列腺癌、1.2萬起子宮內膜癌和1800起卵巢癌病例或許都可以避免。此前已有諸多研究猜測,久坐不動有致命的後果,就算久坐之後人們加強運動也難以改變。

澳大利亞貝克IDI心臟病與糖尿病研究所的Neville Owen認為,現在看來,人們休坐的時間越長、患癌的風險就越大的這種假設的可能性很高,歐文的研究顯示美國的成年人平均每天靜坐15.5小時,而我們站立和行走的時間只佔據我們一天中的極少一部分。好消息是,只有長久不間斷的安坐才是最不健康的,只要人們頻繁的在久坐之中花上幾分鐘做些輕度的運動,他們患癌的概率即可降低,歐文的研究發現,1到2分鐘的休息可以減少體與患癌有關的分子含量。

其實,即使那些完成了每天建議的運動值(30分鐘)的人,他們每天實際活動的時間也僅占一天中的3%。去體育館或者進行經常性的運動仍很重要,但這並不是全部。美國癌症研究所的女發言人本德(Alice Bender)建議我們應該在剩下的97%的時間裏插入幾次短暫運動。

在Christine Friedenreich的研究中,絕經後參加中等至高強度運動的女性一年後與沒有進行該強度運動的女性相比,體內的C反應蛋白含量要低,而低含量的C反應蛋白與低乳腺癌患病率有關。Christine Friedenreich從她之前的有關研究數據中估計,每天鍛煉或許可以減少20%至30%的乳腺癌和結腸癌患病率。歐文的研究則顯示甚至一些短暫的運動都可以減小患癌風險,在研究中,1到2分鐘的休息與小腰圍、低的胰島素耐受性和低程度的炎症有關聯,而這幾個都是與癌症有關的風險因數。

錢遠皓領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9/26   【元氣周報/記者牟玉珮/報導】

癌症中心總醫師張沛弘指出,運動的「劑量」要多少?可以用心跳數來估算,開始時運動量要達到以下公式算出來的心跳數:

40%×(最大心跳-休息心跳)+休息心跳=你需要的運動量(心跳數)

最大心跳怎麼算:是指運動到最喘時的心跳,如果不知道最大心跳多少,可以用(220-年齡)來估計。

範例:一名60歲的人,估計最大心跳是160,如平時心跳為每分鐘80下:

40%×(最大心跳160-休息心跳80)+ 休息心跳80=112

可由跳動112下的運動量開始。

如果這樣心跳速率的運動,無法維持15分鐘,可以從更低心跳的運動量開始。除了走路以外,可利用輔具、姿勢、穿著及調節生活步調、騎腳踏車、走跑步機,甚至太極拳等,以達到運動目的。

原文載於:UDN健康醫藥

錢遠皓領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